CoinW研究院科普 | X402协议:AI自主支付的行业新标准
1. 概念介绍
X402 协议是 Coinbase 推出的一套开放支付协议,名字中的“402”源自网页常见的 HTTP 状态码,意为“需要付费才能继续访问”。其核心目标是让机器学会“付钱”,解决的问题非常直接:使 AI 或软件代理(Agent)能够像人类一样,在网上自主完成购物、结算和付款。这一过程涉及身份认证、数据交互和 API 调用,全部由 AI 自主完成,用户只需提前设置权限和消费额度即可。
从技术角度看,X402 就像是互联网的“付费接口”:Agent 发起请求;Facilitator(支付节点)验证并完成结算;Merchant(商户/开发者)收到稳定币后返回结果。通过这种方式,AI 不再需要账号或密钥,便能直接使用 USDC 等稳定币进行跨链支付。结合谷歌主导的 AP2 协议——AP2 负责“谁能付”,X402 负责“怎么付”,两者共同构成了 AI 的“授权 → 执行 → 结算”闭环。
2. 赛道梳理
这波 X402 热点的兴起,源于 Coinbase Commerce 团队发布的新文档,开放了标准与 SDK 接口。随后,越来越多项目开始围绕它搭建产品,目前代表性项目如下:
PayAI
项目简介:PayAI 是 Solana 链上的一个新项目,主打“AI 代理(Agent)互相雇佣完成任务”的概念。它相当于一个给人工智能代理打工和协作的平台,让不同的 AI 能够自主发任务、接任务,并通过区块链结算报酬。PayAI 的使用率和渗透度很高,已处理整个 X402 生态超过 14% 的交易额,成为 Solana 上首个落地 X402 协议的支付节点。
代币经济模型:PayAI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采用 100% 初始流通结构,无私募、无锁仓、无团队预留。上线时,PayAI 团队以发行价购入 20% 代币并转入项目金库,用于运营、社区激励与合作推广。金库代币分为两部分:一半用于提供流动性、获取手续费收益;另一半执行 1 年线性释放。
代币作用:
- 任务交易中用于费用抵扣;
- 提升代理在任务市场的曝光与排名;
- 用于治理投票与提案表决;
- 作为争议仲裁保证金;
- 在 X402 支付层中承担结算激励与节点奖励功能。
PingAI
项目简介:PingAI 是部署在 Base 链上的路由层节点,直接接入 Coinbase Commerce。代币通过 X402 协议铸造,采用一种“硬核式铸造”方式,类似于早期的铭文热潮——没有精致的前端页面,纯链上操作,偏极客风格。项目最初定位为纯 Meme 代币,近期转型为 Launchpad 平台币,减少对情绪共识的依赖,同时计划拓展资产发行叙事,涵盖 GameFi、SocialFi 等更具应用场景的方向。
代币经济模型:PingAI 代币在 Base 链上采用“按需支付”模式铸造。早期用户支付 1 美元即可获得 5,000 枚 $PING,初始供应较大,且由于无锁仓与预售阶段,该模型以社区分发为主,初期供应极度分散,价格波动较大。
代币作用:
- 作为 X402 协议首发代币,承担生态象征与共识载体;
- 用于社群活动、任务参与及生态激励;
- 未来计划用于节点质押与流动性治理;
- 兼具 Meme 属性,是 X402 生态文化共识的代表币。
GoKite AI
项目简介:GoKite Kite 正在构建一个 AI 支付区块链,使自主 AI 代理能够在可验证的身份和可编程的治理下运行,并原生支持稳定币支付。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GoKite AI 网络已处理超 6 亿次 AI 调用,累计接入约 1,360 万用户。将 AI 代理、自主执行和链上支付结合,GoKite AI 是 AI+支付赛道少见的 Layer1 项目。
融资与团队:GoKite AI 在早期获得机构青睐,在 A 轮融资中筹得 1,800 万美元,由 PayPal Ventures 和 General Catalyst 领投。团队成员来自 Uber、Databricks、Salesforce、NEAR 等公司,并与 PayPal、Shopify 等平台合作试点,致力于构建“代理互联网的基础层”。
代币经济模型:GoKite AI 代币总量为 100 亿枚 KITE,分配结构如下:生态与社区 48%;Kite 模块与工具层 20%;团队、顾问与早期贡献者 20%;投资者 12%。代币释放计划以长期激励为导向,团队与投资者份额分期解锁。
代币作用:
- 用于 AI 代理任务的支付与结算;
- 作为治理与信誉评级的基础代币;
- 参与协议升级与提案表决;
- 用于测试网与任务激励;
- 未来将支持模块接入与跨链任务结算功能。
Questflow
项目介绍:Questflow 不是一个单一的 AI 工具,而是一个能让多个 AI 智能体协作的平台,类似“AI 员工调度系统”。未来的 AI 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新的劳动力形态。每个团队都可能拥有自己的 AI 助手或员工,而 Questflow 正在搭建这套“AI 协作中枢”。它就像是 AI 时代的 App Store。
融资与合作:Questflow 最近完成 65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Coinbase、Circle、Animoca、HashKey、Aptos,以及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Questflow 已与 Google、Near、Coinbase、Circle 达成合作。
TGE 时间:尚未公布。
从 GoKite AI 和 Questflow 这类项目的出现可以看出,资本正在从短期投机转向基础设施级的 AI 支付布局。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关注顶级机构为何投资这些项目:他们看中的是真正的技术壁垒还是叙事潜力?项目是否已经落地?创始团队的执行力和项目进度如何?用户和传统商户的实际反馈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社交平台上 X402 话题热度持续飙升,市场正在讨论它是否会成为 AI 经济的“HTTP 时刻”。最初 PayAI 上线后暴涨 80 倍,近期 Binance 上线 GoKite AI,进一步推高了整个赛道的热度。然而,越来越多投资人和开发者开始回归理性,关注商户接入数、真实支付笔数和开发者活跃度。如果这三项指标能够持续增长,X402 才算是真正走出叙事,进入落地阶段。
3. 背景来源
从 Coinbase 发起到多方共建的开放支付标准,X402 并非 Coinbase 一家主导,而是更像是一个“行业共建的开放标准”。目前已有 Base、Cloudflare、Circle、LangChain、Autonolas 等团队在不同方向参与完善。最初,X402 的概念由 Coinbase Commerce 团队提出,但很快发展为多方共建的开放标准。负责人 Sid Coelho-Prabhu 在 Coinbase 负责支付业务,他带头将这套协议从“概念”变成了能在链上运行的系统。
底层性能由 Base 链提供支持,结算由 Circle 的 USDC 完成,AI 代理框架整合了 LangChain 与 Autonolas。正是这种开放协作,让 X402 从实验阶段走向了行业级的应用框架。简单来说,Coinbase 是点火的人,但不是唯一的驾驶员。整条赛道都在围绕它探索“AI 如何学会付钱”这件事,最终目标是让 X402 成为 AI 支付的行业通用语言。
对于 Web3 圈子来说,这是一种久违的共建精神。就像早期的 BTC/ETH 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在 Github 上贡献代码、查缺补漏、共同迭代。这也许就是加密世界最原始的共识——我们只管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落地生根发芽,是否改变世界,全靠大家的信念。
4. 前景预测
综合来看,X402 生态的雏形已成。PING 拿下首发共识,PayAI 跑通跨链支付,GoKite 则把 AI 执行力拉上链,三者像是拼好的三块底板,正把“AI 能自己付钱”这件事从概念推向现实。X402 与 AP2 一起构成支付新底层——一个让机器真正具备经济身份的系统。
标准还在演进,落地项目有限,但趋势已定:AI 经济的第一笔支出,很可能从 X402 开始。就像 HTTP 让信息自由流动一样,X402 可能是让“价值”真正流动起来的那道通道。RWA 把现实资产搬上链,而 X402 又让这些链上资产回流到现实消费场景,两者正在形成新的价值闭环。
或许未来某一天,让加密真正出圈的,不是 ETF,而是星巴克、麦当劳、亚马逊这样的商户开始直接收 USDC、USDT,甚至 USD1。那时,加密支付就不再是概念,而会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如果说 2023 年是 AI 内容爆发的元年,那么 2025 年,大概率就是 AI 支付起飞的元年,而 X402,很可能就是那场变革的起点。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