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比特币是因为你觉得钱是真实存在的

RLinda11 小时前

作者:Maria Bustillos,Popula.com 记者;编译:Eric,Foresight News

人们常说,比特币是一种幻觉,一种集体幻觉。它只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数字,一种海市蜃楼,像肥皂泡一样虚无缥缈。比特币没有任何东西支撑,除了那些购买它的傻子们的信念,以及那些从这些傻子们手中购买比特币的大傻子们的信念。

这些确实都是事实。

但可能更难以理解的是,美元同样是一种幻觉。它们也主要由网络空间中的数字组成,虽然有时它们以纸币或硬币的形式存在,但尽管纸币和硬币是实物,它们所代表的美元却不是。美元没有任何东西支撑,除了那些接受它作为支付方式的傻子们的信念,以及那些同意再次接受它作为支付方式的其他傻子们的信念。主要区别在于,至少在目前,美元的幻觉被更广泛、更强烈地认可。

事实上,我们大约 90% 的美元完全是抽象的,它们根本不存在于任何有形的形式中。James Surowiecki 在 2012 年的报道说,「美国货币供应量中只有大约 10%,大约 1 万亿美元以纸币现金和硬币的形式存在。」(现在这个大约是 1.5 万亿美元,总供应量为 13.7 万亿美元。)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银行系统在心血来潮时创造更多的美元。截至 2017 年 10 月,M2 货币供应量中的 13.7 万亿美元中,有 13.5 万亿美元是在 1959 年之后创造的,换句话说,M2 已经几乎扩大了 50 倍。

美元是一种所谓的「法定」货币。「法定」在拉丁语中是「让其存在」的意思,就像「fiat lux」是让光出现,以及「fiat denarii」是让里拉、玻利瓦尔、美元和卢布出现。历史上,国家领导人制造货币的诱惑几乎是无法抗拒的。这种肆意妄为的一个明显结果就是通货膨胀:1959 年的 1 美元现在的购买力略低于 12 美分。

比特币区块链的创建部分是为了应对这一历史弱点。在大约 2140 年挖出第 2100 万枚比特币后,系统将不再产生更多的比特币。

江湖骗子与小偷永远都会尝试通过钻空子来玩弄那些为控制乃至核算任何货币体系(或者说任何价值储存形式)而设立的各种结构。(参见:巴拿马文件、Bernard Madoff 一手策划的 650 亿美元庞氏骗局、伦敦鲸事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破产、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失窃案、2008 年金融危机,以及 Mt. Gox、The DAO 和 USDT 的盗窃案)。所有价值储存手段都是目标,使用任何交换系统,无论是通过正当手段还是不正当手段,财富都可以而且将会被创造和失去。然而,尽管有时看起来令人惊讶,但仍然有足够多的人以善意行事,防止货币体系完全崩溃。

加密货币和美元之间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例如,在比特币系统中进行的交易记录在一个无法伪造的账本中,这个账本依赖的不是银行或政府的权威,而是依赖于一个公共计算机网络的力量,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此外,比特币的供应量最终是固定的。当然,加密货币的匿名性或许并不像(未标记的)现金的匿名性那样无懈可击。

货币本身是一种幻觉,一种集体幻觉。你努力去赚取它、增加它、保存它,但即便如此,它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它的象征力量。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确实令人敬畏。

我们对那张绿色纸币、克鲁格金币、以太坊或英镑硬币价值的共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共同理解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它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所有货币、所有流通手段的价值都是不稳定和抽象的,即使在每一次试图通过与各种资产设定固定汇率或者通过设定利率来调节其流动来确保其价值的努力面前也是如此。货币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协议网络,代表了网络中各方的利益,而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信任网络中的一根脆弱的线。

想想难民为了穿越边境而被迫以巨大损失交易的「逃亡资本」,那当然是钱,可它跟你「看不见」的工资,一串在虚空中撞上你银行账户另一串数字的号码,到底有何共同之处?也许在你发工资的日子和你去市场的日子之间,鳄梨或咖啡的价格会上涨或下跌。在自然灾害中,人们必须突然愿意为几加仑干净的水支付极高的价格。那么,「一美元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所有反对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及支撑它们的区块链技术的常见论点,都未能考虑到这一事实:普通货币的临时性和脆弱性。如果认为货币是真实的、坚固的,或者由除了人类对机构的信任之外的任何东西「支撑」,那么就无法理解加密货币。美元由「美国的全部信仰和信用」支撑。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如果你拿着一美元到美国财政部,要求他们兑换,他们会给你一美元。或者如果你想要的话,给你四个 25 美分的硬币。

不幸的是,希腊、委内瑞拉和西班牙等不稳定政府的货币危机已经引发了一系列加密货币的飙升。当塞浦路斯政府试图通过将公民的银行存款强行减记 7% 来解决 2013 年的银行危机时,比特币价格随即暴涨;原因很可能是,当时许多持有欧元、又身处债务累累政府的南欧人推断,比起塞浦路斯银行,比特币或许是更可靠的「资金避风港」。西班牙的储户必定也在想:下一家倒台的会不会轮到我们?

简而言之,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本就漏洞百出,而且永远带着腐败倾向;早在比特币的那位神秘发明者动念之前,情形便是如此。中本聪在启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里,直接把话挑明:「《泰晤士报》2009 年 1 月 3 日 财政大臣即将对银行实施第二轮救助」。比特币从一开始就是一项带有政治动机的工程,其明确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防篡改的数字交易媒介,借此奠定一套比现行银行体系更优的替代方案。

所有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背后的理论是,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记录可以被制成防篡改的,从而理论上比政府更好地保证货币的健全性。到目前为止,尽管遇到了一些重大挫折,比特币所建立的区块链系统至少部分证明了这一理论。自 2009 年以来,超过一百万个比特币被盗,但比特币所基于的底层系统的分布式账本,比特币的会计系统,到目前为止一直保持稳定且不可篡改。

比特币早期发生的许多盗窃和欺诈行为让人想起电影《碧血金沙》,一部设定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关于贪婪和腐败的故事。毫无疑问,唾手可得的暴富前景足以令人疯狂。然而请注意,贪婪引发罪恶与疯狂的倾向,并未使黄金的价值化为乌有。

真正的警示在于:比特币账本之所以能保持不被篡改,不仅因为系统去中心化,不仅因为其巧妙的加密防护,更因为在其蹒跚学步的婴儿期,一批开发者凭善意与理智一路护航。若没有唯一的「救火队长」Gavin Andresen 在多次早期危机中临危不乱的坐镇,比特币很可能早已夭折。即便今天,层出不穷的分叉与成长阵痛仍在给整个系统做「压力测试」。眼下(仅代表个人看法):核心开发者日益丧失公信力,许多人认为他们只顾自身筹码,这种不信任不仅可能给比特币事业带来长久创伤,也可能连累整个区块链技术的前景。

另一个问题是,早期的加密货币投机者极易被「薅羊毛」,原因有二:

  1. 当时难以打造安全的存储方案;

  2. 把普通货币安全地转入、转出加密货币的系统尚未成熟。

2014 年爆出的 Mt. Gox 交易所约 80 万枚比特币被盗事件,将整个加密货币生态都抹上了一层「原罪」。公众误以为「比特币被黑了」,实则被黑的是那家最大交易所,就像去年孟加拉国央行在纽约联储账户中被盗 6300 万美元一样,出问题的是通道,而不是货币本身。

因为有人行骗就说「比特币是骗局」,就跟因为杰米·戴蒙的公司手脚不干净就说「整个金融业是骗局」一样荒唐。有人说,「比特币被用在暗网买卖毒品!」可大多数百元美钞上都沾有可卡因残留,要是你因此嫌弃百元大钞,请把多余的都寄给我。现金被用于犯罪,就能否定它的正当性吗?不能。真相是:金钱天生就带着污点。

不用多久,如今保障比特币交易的区块链系统就会变形、融合到其他体系里,因为它的价值无法估量。从华尔街到沙丘路,投资者早已把大笔金钱、时间和心血砸进区块链企业。只要人类需要确证「某件事到底有没有发生」,区块链技术就能通过编程给出不可篡改的答案。无论中本聪 2009 年发布的系统还有多少缺陷,他已证明:人类完全可以不依赖银行、政府等外部权威,就创造出万无一失的交易账本。这一步迈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

任何一种货币,其对保持稳定的努力永远处于「即将失守」的状态;只要存在操纵或伪造交易的机会,人性就决定总有人想作弊。即便发达国家里那种有限而脆弱的稳定,也需要无数坚守原则的人持续警惕、不断修补,且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守护「金钱是真实的」这一幻觉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也永远不可能结束。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