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逼近10万美元大关,元宇宙为何仍陷沉默?未来能否卷土重来?

链得得20 小时前
摘要
当年被誉为“下一代互联网”、科技巨头抢着下重注、与现在的AI概念比起来也不遑多让的元宇宙,如今却无人谈论,几乎“销声匿迹”,元宇宙这是怎么了?它还能“杀”回来吗? 。
币币情报道:

来源:白话区块链

近日,比特币价格不断刷新历史记录,距离10万美元仅一步之遥,加密行业的多个赛道也逐渐显现出复苏迹象。然而,曾一度风光无限的“元宇宙”却显得相对落寞,不仅加密元宇宙如此,整个科技圈的“元宇宙”概念似乎都陷入了沉寂。

当年被誉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甚至与如今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AI)概念相比也不遑多让。然而,如今却鲜有人提及,几乎“销声匿迹”。元宇宙到底怎么了?它是否还有机会重回巅峰?

01 元宇宙现状如何?

近期,Meta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元宇宙部门在Q3季度依旧亏损严重。据公开资料显示,社交巨头Facebook于2021年全面转型“All in 元宇宙”,并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其旗下负责元宇宙业务的部门Reality Labs成立于2018年,自2021年大规模转型以来,尽管加大了对元宇宙的投资力度,但同时也大幅增加了亏损空间,近几年累计亏损已高达数百亿美元。

2023年3月,扎克伯格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Meta将更加注重公司运营效率,在Reality Labs业务方面集中精力精简项目并减少开支。同时,公司将继续投资元宇宙相关业务,并专注于AI与元宇宙的结合。然而,尽管Meta缩减了开支,目前来看仍未扭转亏损局面。

尽管持续面临严重亏损,Meta似乎并未放弃元宇宙赛道。公司始终认为元宇宙是“定义社交联系未来的核心”,并对业务线进行不断调整优化,继续投入和布局。

在国内市场,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为应对元宇宙热度降温的趋势,正在对其元宇宙部门“元境”进行优化和规模调整,裁员数十人。此举旨在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组织效率。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专注于元宇宙应用和工具的开发,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

在资本市场上,元宇宙创业公司今年的融资额也处于较低水平。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今年与AR、VR及元宇宙相关的公司从种子轮到成长期的融资总额约为4.64亿美元,创下多年来该行业的最低水平。据悉,许多元宇宙创业公司在2021年完成融资后,至今未能再次获得新一轮融资。

元宇宙与加密社区提出的Web3都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方向。虽然两者存在一定区别,但它们的概念范围高度重合。有人甚至认为Crypto与元宇宙是天作之合,区块链技术也是元宇宙的重要基石。

比特币逼近10万美元大关,元宇宙为何仍陷沉默?未来能否卷土重来?

加密元宇宙曾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加密行业大规模落地应用场景之一。然而,从目前加密元宇宙龙头项目的社交媒体账号推文展示率极低且互动量几乎为零的情况来看,该领域略显低迷。即便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加密元宇宙仍未显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大部分用户似乎已对该赛道失去关注。

目前唯一的例外是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其最新财报显示,收入和用户均保持强劲增长。得益于强劲的数据支撑,即使元宇宙概念不再火爆,该公司股价仍从2022年底部的21.6美元上涨至目前的52美元,市值达到约360亿美元,表现可谓亮眼。

02 元宇宙出了什么问题?

显然,元宇宙正处于科技行业经典的“泡沫破裂后的低谷期”。每个新兴科技概念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无论是互联网、区块链还是人工智能(AI)都曾经历过。当然,每个陷入低谷的产业都会遇到自己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就是元宇宙走出低谷的关键。

1)基础设施与技术瓶颈

按照元宇宙愿景中的超高画质和沉浸感体验空间互联互通,这种应用在单机环境中几乎已经能够完美实现。例如,许多3A游戏就展现了类似的体验。然而,这些3A大作多以单机为主,要将这些动辄上百GB的大型虚拟空间连接到互联网供大量用户同时使用,则变得极为困难。一方面,互联网基础设施不足(带宽和网速不够);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无法支撑这样的场景。

以Meta的元宇宙空间为例,扎克伯格当时演示的画面因过于粗糙、“抽象”而遭到广泛吐槽,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元宇宙相去甚远。简单来说,当前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存在瓶颈,无法同时满足高画质和流畅体验的需求。

2)资金和注意力被AI“转移”

AI的火热吸引了市场上本就不多的资金和注意力,导致高投入的元宇宙自然遇冷。不仅如此,AI还占用了元宇宙同样急需的GPU算力芯片资源,正如当年加密资产矿业占用和推高了游戏玩家的显卡资源一样。这些外部因素使得元宇宙的创新和探索变得更加艰难。

3)缺乏盈利能力

目前市面上的元宇宙产品除了早期吸引用户购买一些AR和VR硬件设备外,几乎没有其他产出和盈利。虽然Meta坚信元宇宙是未来,但当前的互联网更加高效、便捷且成本低廉。像Meta这样粗糙的元宇宙应用并未得到用户的青睐,也不够刚需,这也是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

一个持续亏损的产业,只有少数巨头能够坚持下去,而大多数创业团队只能无奈半途而废。

03 元宇宙还会回来吗?

元宇宙的价值和未来无疑是不可否认的,Meta等巨头实际上也未停止投入。扎克伯格坚信未来终会到来。那么,元宇宙将以何种方式回归呢?

1)更新换代的3A大作,我们正在接近元宇宙未来

前段时间爆火的首个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将中国古建筑搬入虚拟空间,使玩家在游戏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文化瑰宝。这种体验令国内外玩家赞不绝口。

据悉,《黑神话:悟空》团队采用了最新的AI技术支持(如AI驱动的DLSS 3),带来了更高帧率和更佳画质。DLSS 3利用AI创建更多帧并提升图像质量,这表明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瓶颈正在逐步被突破。

2)Crypto + 元宇宙再续传奇

在元宇宙风头正盛时,人们常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是在蹭元宇宙的热度,就像早前许多科技公司纷纷推出“山寨版加密猫”游戏一样。然而,随着比特币价格的突破,加密元宇宙板块可能吸引更多资金和可能性。随着资金和人才的持续流入,原先的概念设想也将逐步复苏。

Crypto加持的元宇宙将更加完善,两者的互补性正在塑造新的虚拟经济模式。二者被视为天作之合,主要结合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虚拟资产所有权和数字身份

NFT(非同质化代币)堪称构建元宇宙的“砖瓦”。在未来开放的元宇宙空间中,每个用户都将拥有自己虚拟资产数据的所有权以及独特的身份标识,从而保护个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资产和隐私。通过加密技术管理和验证用户身份,确保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交易透明。

在加密元宇宙龙头项目The Sandbox中,用户可以自由交易虚拟土地和物品,这些虚拟资产由NFT构成,并受到区块链技术的保护。

B.去中心化的经济系统、激励机制与创造者经济

Crypto为元宇宙带来了一整套去中心化的经济系统,从Token激励到创造者经济,均经过加密行业的验证。对于一个开放协作的虚拟世界而言,这些至关重要。“Play-to-Earn”(P2E)等概念为创作者、玩家和社区在虚拟世界的活动带来了真实收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建立完善的经济系统,才能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世界。

未来,随着元宇宙和Crypto的发展,还可以通过NFT虚拟资产打通不同的元宇宙空间,实现虚拟世界的互联互通。

总的来说,元宇宙就像是一个平行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中的原生资产便是加密资产。元宇宙与Crypto的结合契合度仍然非常高。

04 小结

之所以被AI比下去,并非元宇宙不够好,而是AI更具刚需属性,在流动性匮乏的大环境下落地价值更加直观。事实上,本轮加密市场的行情几乎只是比特币和Meme相关赛道的专场。待大环境好转、流动性充足时,元宇宙及其他具有落地应用价值的概念或将陆续复苏。但作为一个烧钱的赛道,真正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还需期待元宇宙的“ChatGPT时刻”的到来。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