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发布零售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框架,倡导混合模式
来源:区块链骑士
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日公布了一项关于零售央行数字货币(CBDCs)的综合设计框架。该框架提倡一种将中央银行控制与私营部门合作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此框架由创新与数字经济咨询小组(CGIDE)制定,旨在为美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中央银行探索这一新兴金融工具提供指导性意见。
根据报告,这种混合模式允许中央银行保留对CBDC发行及基础设施管理的权利,同时将面向用户的职责如KYC验证、钱包管理和交易促成等任务分配给私营中介机构执行。
这样的安排不仅保证了系统的效率和可扩展性,还有效解决了用户隐私保护与合规性之间的矛盾。
该框架涵盖了四个关键流程:用户注册、CBDC发行(即现金存入)、CBDC赎回(即现金取出)以及账本内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支持多层次的KYC机制,针对低价值交易提供基础版数字钱包服务,而高价值交易则需通过更严格的审核以获得高级别账户权限。
此外,离线支付功能也被纳入考虑之中,这有助于扩大那些尚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地区的人群使用CBDC的机会。
“混合模式架起了集中化与分散化之间的桥梁,提供了更强的弹性、更高的可达性以及更加完善的隐私保障。”报告中提到。
国际清算银行在其报告中强调,CBDC能够为金融体系带来许多先进特性,比如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可编程性、资产通证化以及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的无缝集成等。
这些特性有望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交易自动化并创造新的金融解决方案,从而使得CBDC成为支撑现代经济运作的重要基石之一。
举例来说,通证化的CBDC可以通过原子交换简化跨境支付过程中的结算环节,无需经历复杂的多步骤对账程序;它们还能减少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时间消耗,同时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
报告指出,一个具备编程能力的CBDC平台可以革新供应链融资方式,并支持紧急支付等创新应用。
在总结部分,报告列举了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上述概念如何在现实中得以应用,包括牙买加推出的JAM-DEX、中国正在试验中的数字人民币项目以及秘鲁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的离线试点计划。
最后,报告也讨论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如确保新旧支付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在维护个人隐私的同时满足监管要求以及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
国际清算银行表示,这份提案是一个灵活开放的框架,旨在鼓励各相关方之间的交流与反馈。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