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太坊生态发展的挑战:Layer 2与基础设施的适应问题
作者:Ye Zhang 来源:X,@yezhang1998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对于以太坊而言,缓慢发展被视为一种特性而非缺陷。特别是当涉及到保护价值数万亿美元资产的安全结算层时,快速发展可能带来风险。
尽管客户端多样性被看作是重要的,但实际操作中或许需要减少客户端团队的数量。此外,客户端团队间的协调并非新功能开发的主要障碍;还有其他方面如向后兼容性同样重要。
以下是三个额外的关键点:
1. 基础设施需更快地适应Layer 2的变化,否则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面临失去吸引力的风险。
公众普遍希望看到Layer 2解决方案能够加速进步。然而,由于许多基础设施更新缓慢,这变得十分困难。即便Scroll完全支持EVM,也遇到了来自MetaMask的问题:
Scroll(或其他Layer 2)交易费用包含数据可用性(DA)费用和执行费用,但MetaMask默认仅处理执行费用部分,导致了几个月内的费用计算错误。
这种情况引发了一个经典的“鸡与蛋”难题:
如果Layer 1不进行相应调整,基础设施提供者就没有动力去升级。反之,缺乏更新后的基础设施支持,则Layer 2方案难以迅速推进,从而抑制了创新潜力。对以太坊来说,这一挑战尤为突出,因为多数其他区块链都有紧密跟随链上升级的原生钱包应用。相比之下,EVM标准基于以太坊制定,增加了适配复杂度。
2. 规范至关重要,而现有所有Layer 2解决方案均缺乏明确规范
为了促进客户端多样性,需要更加清晰详尽的规范指导。然而,很多项目虽然声称实现了多客户端架构,实际上却对这个概念理解不足。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
1. 定义高层次规范。
2. 确保任何开发小组都能仅通过阅读这些文档来实现功能,无需参考其他客户端代码。
也就是说,多客户端实现的权威依据应当是规范本身。 可惜的是,当前大多数情况下,实现过程仍然依赖于已有的具体案例作为参照,未能充分发挥多客户端设计的优势。
3.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与比特币之间的差异
比特币依赖于单一实现作为其真实性的唯一来源,核心代码库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
相反地,在以太坊体系内,规范文件才是真正的权威参考,而不是像Geth这样的特定实现。
这种做法赋予了规范在以太坊社区中的特殊地位。一旦出现争议或错误,应该依据社会共识并通过规范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遵从某一个具体的实现版本。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