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KOL分享2024年投资经验:技术与社区并重的投资策略
撰文:NingNing
来源:NingNing
总结我的24年投资经验,主要采用了达利欧的全天候投资法则,即将投资组合分散押注到影响加密市场的多个周期(包括年内季节性周期、四年牛熊周期、盖特纳技术创新周期及美林时钟周期),同时遵循塔勒布提出的杠铃策略,重点配置Bata赛道的Alpha资产以及Alpha赛道的Beta资产。
目前,在我的投资组合中,以链抽象、AI Agent和PayFi项目为代表的Alpha资产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项目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我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在12月份的表现明显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年末调整投资组合以抓住25年第一季度的Alpha收益机会时,我发现自己的Alpha资产配置过于集中于“破坏式创新”这一技术主线。
尤其是在听到MegaETH联合创始人饼兄关于社区氛围的一番见解后,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反思了许多。实际上,在加密货币领域内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投资逻辑:一种是技术决定论;另一种则是强调社区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非假设性的理性投资者,以往我通常会把社区氛围或文化视为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制造出来的噪音,并不给予太多关注。然而,最近因为看好链抽象赛道上的消费者链Abstract而购买了胖企鹅NFT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次参与让我体验到了久违的社会归属感与共同体接纳感,再加上受到饼兄观点的影响,开始有意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去探索那些具有强烈社区氛围的项目,例如Monad、Sonic SVM、MegaETH、BeraChain等。
Sonic SVM作为Sonic Solana L2 Stack架构HyperGrid的第一个实例,定位为Web3版TikTok Chain,旨在吸引数百万级别的Z世代游戏消费者。
之前我曾撰写过一篇关于Sonic的研究长推文(详见转推)。当时写作过程中,“分拆盘”的概念始终萦绕在我心头。坦白地说,那时我还未充分认识到消费者链/社区氛围这类叙事背后的真实价值;从技术角度来看,尽管Sonic的HyperGrid设计合理,但相比Preconf、Based Rollup、并行EVM等新兴L2技术而言并不那么吸引人。
然而半年后再来看,将Sonic SVM的运营状况及其社区成熟度与其他拥有先进技术原语的L2项目进行对比时,可以发现面向普通用户打造产品与追求大规模采用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当前阶段,Sonic SVM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名为SonicX的TikTok App Layer,并计划向所有通过TikTok注册的新用户发放其原生代币$SONIC。借助账户抽象技术,TikTok用户无需单独设置Web3钱包即可直接在应用内部体验链上互动,并轻松领取空投。
通过高级广告投放及创作者合作等方式,SonicX已成功吸引了超过200万用户在其平台上参与各种游戏挑战及直播活动,营造出近乎Web2.0般的无缝用户体验。此外,Sonic SVM还打算进一步扩大SonicX.app上的游戏种类,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TikTok Chain”生态系统,符合特定条件的用户可以在空投期间获得额外代币奖励。
TikTok拥有超过15亿全球用户基数,而Telegram则有约9亿用户规模。不过相比之下,TikTok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价值远超后者。不久前ChillGuy事件引发的热烈讨论充分展示了TikTok平台用户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我们似乎不必担心会出现类似之前Telegram小程序那样的乱象——即消耗宝贵加密市场流动性却只换来大量低质量用户。
2023年我在一家小型加密基金任职时,一位前辈告诉我,在价值投资中有一条核心原则就是“进军大市场”。当完成从0到1的创新之后,谁能更快地实现快速复制并通过强化增长飞轮占领更大市场份额,谁就将成为最终赢家。而现在随着Vitalik认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已经供过于求,谁能更迅速地触达普通消费者并赢得他们的心智份额,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代Web3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者。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