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管局探讨加密货币、稳定币及金融科技未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在采取一种细致入微的方法来监管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特别是关注稳定币及其作为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的潜力。MAS常务董事Chia Der Jiun在最近接受《财新全球》采访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Chia于2024年初被任命领导该国中央银行兼监管机构,他强调了建立稳健的监管框架的重要性,以确保像稳定币这样的数字资产的稳定性和可信度,同时促进金融领域的创新。
聚焦稳定币
Chia表示,“稳定币具有提供更高价值稳定性的特点,有潜力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MAS认为,只要对稳定币进行良好监管,使其具有高度的价值稳定性,那么它们就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MAS已经完成了一个针对单一货币稳定币的监管框架,解决了价值稳定风险并建立了消费者保护措施。根据该框架,只有满足所有要求的稳定币才能被认定为“MAS监管下的稳定币”。
这与监管机构更广泛的承诺相一致,即在管理风险的同时促进增长,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和数字支付等领域。据Chia称,代币化——即将金融资产表示为数字令牌的过程——通过实现无需中介的有效实时结算,进一步补充了稳定币的潜力。
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
新加坡的进步性监管方法在其扩展的支付服务法案(PS Act)中得到体现,该法案管理着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数字支付令牌(DPT)服务。自2020年1月PS Act生效以来,新加坡获得许可的主要支付机构(MPIs)数量已增至超过200家,Chia指出。
仅今年一年,新加坡就批准了14个交易所的加密许可证,包括OKX、Upbit、Anchorage、Bitgo和GSR等,比去年城市国家颁发的许可证数量多了一倍以上。
继2022年的加密市场动荡之后,引入了新的措施,比如禁止债务融资的加密交易以及实施资产隔离规则。这些保障措施旨在保护消费者并增强市场诚信。Chia还提到,MAS正在审查公众对于针对市场操纵和不公平交易行为提议措施的意见反馈。
零售CBDC并非迫切需要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Chia重申了MAS的观点,即目前在新加坡没有迫切需要推出面向零售市场的CBDC。
他将这一点归因于国家高效的电子支付系统,但承认批发型CBDC可能有助于解决跨境支付和证券结算中的低效率问题。
全球领导地位
Chia还强调了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崛起,拥有超过1,400家金融科技公司,并通过诸如Project MindForge之类的项目推进金融服务中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使用。MAS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制定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监管标准的工作,与国际组织合作解决跨境风险。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