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面临的十大挑战:突破这些障碍将开启新纪元

链得得2025-01-13

来源:区块链骑士

Crypto资产领域目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代理”(Agent)的概念非常着迷,“代理”据称由Crypto资产“轨道”提供动力,并通过链上智能合约进行协调。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原因很简单:我们无法在大语言模型(LLM)这种随机流沙上构建“代理”。LLM虽然在创造性地生成想法和内容(如代码)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但同样的创造性也可能表现为恶意行为,比如欺骗。

此外,讨论量子计算(即迈向后量子Crypto和“面向未来的Crypto协议”)也成了一种趋势。当前使用的椭圆曲线Crypto技术确实存在风险,但大多数情况下受到的威胁最多也只是多项式的规模。量子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但现实世界的量子计算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成熟。

当我们被这些新颖的技术概念所吸引时,核心设计优先事项、选择和权衡却可能被忽视,甚至变得“足够好”,而实际上应该积极重新审视它们。以下是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十项:

  1. 社会共识:在Crypto生态系统中,“社会共识”的概念显得不合时宜。2025年的Crypto协议不应依赖于社区领袖通过社会共识来管理其群体。
  2. 链上治理:继社会共识之后,链上治理面临什么问题?难道它太复杂以至于我们放弃了吗?如果我们认为可以在链上治理AI代理,那么为什么不对现有的链上治理机制进行改进呢?
  3. 矿工可提取的价值:是否可以接受矿工和区块提议者通过操纵交易顺序、排除特定交易或更改交易内容来增加收入?
  4. 预言机问题:预言机问题现在更多被视为经济问题而非技术问题。这是向权益证明转变的一个副作用吗?这样做是否会滑向伪中心化的边缘?
  5. 中心化的稳定币:中心化的稳定币本质上是不是就是一种轻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既然Crypto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中心化的稳定币,为何还要批判私有中央银行的存在?
  6. 结算层与L1/L2混淆:没有所谓的绝对结算层,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L1和L2区分。任何链都可以通过发布账本数据并部署桥接合约成为另一个链的第二层网络。我们需要停止术语上的混淆。
  7. 隐私保护:不知何时起,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似乎被忽略了。“隐私池”可能是实现Crypto协议内监管合规性和个人隐私之间平衡的关键。
  8. Rollup技术:Rollups实际上是小型区块链。不幸的是,它们的问题经常被忽略,包括多重签名的安全漏洞、集中化排序器带来的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及审查风险等。有必要对Rollup相关术语和技术细节进行全面清理。
  9. 集中式记账与区块构建:随着权益证明机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并发生。私人订单流占据主导地位可能导致对抗审查的能力下降。这让我们再次思考无许可、去信任原则的重要性。
  10. 公益资助:随着数字资产价值增长,如何为公共产品提供资金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Crypto协议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这个机会作为高度优先的任务之一。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