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加强人民币保护措施导致流动性紧缩
中国人民银行已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以保护人民币免受美元走强的影响,这些努力引发了融资成本上升至近一年来的最高点。
为应对美元升值对人民币造成的压力,中国央行增加了干预力度,这一行动在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引发了现金紧缩。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流动性紧张状况进一步恶化,使得短期借贷利率攀升至过去12个月以来的峰值。
政府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努力加剧了资金紧缺问题
中国在试图抵御美元走强时面临流动性紧缩。通过7天银行间回购利率借入现金的成本飙升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pic.twitter.com/LzVspGlSj8
--巴查特(@Barchart)2025年1月17日
据金融市场分析工具提供商Barchart报道,中国的流动性正在收紧。数据显示,通过七天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协议借入资金的成本达到了自2023年10月以来的新高。此外,央行逆回购参考利率与市场实际利率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四年来最宽的状态。
这表明中国政府正在全力以赴地尝试刺激经济增长并保持货币价值稳定。去年9月份,官方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调整。虽然货币宽松政策似乎有助于缓解因收益率下降而导致的人民币贬值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周内,当局再次采取行动支持人民币,包括口头警告将严惩扰乱市场的行为以及调整资本控制规则。此前一周,央行意外暂停购买国债以抑制过度借贷活动。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对此评论说,考虑到维持货币稳定的优先级,中国人民银行正谨慎管理着流动性的释放节奏。她表示,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前如何处理当前的流动性危机尚不确定,并估计存在约1.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05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美国经济预期向好推动美元走强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对美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许多人预测特朗普政府将公布强劲的增长数据和通胀指标。特朗普持续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也促使大量贸易货物提前运抵美国。
同时,季节性因素也在加剧流动性短缺现象。由于中国人习惯于在春节前夕从银行提取更多现金用于消费及赠送礼物,因此对现金的需求量通常会在节日前夕增加。再加上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到期及税收缴纳等因素,共同导致了银行体系内的现金流出。
市场观察者密切关注着央行对于借贷成本上升的态度。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债务发行人和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为他们急需低成本资金来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最近在一个论坛上的发言,预计中国将利用诸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确保市场上有足够的流动性。
纽约梅隆银行高级市场策略师Wee Khoon Chong认为,为了应对节日需求,央行可能会通过14天逆回购操作注入额外资金。他还提到,今年晚些时候有可能会通过降息或降低存款准备金要求的方式提供更多的经济刺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隔夜回购利率近期也达到了自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