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的诞生: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创新历程

哔哔News2025-02-18

作者:Jeff February,Blockworks;编译:五铢,金色财经

每一个伟大的技术创新都源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区块链行业而言,这个问题显而易见:现有的区块链网络太慢、太昂贵,无法满足主流应用的需求。以太坊面临严重的网络拥堵问题,比特币在支持复杂应用程序方面显得过于僵化,而其他项目在可扩展性方面的进展几乎微乎其微。正是这一技术挑战激发了一位工程师的决心——他决定创建一个能够以互联网速度处理交易的去中心化网络。

2017年,曾在高通任职的资深工程师Anatoly Yakovenko将目光投向了Web3领域。他被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重塑互联网的潜力深深吸引。尽管区块链技术前景广阔,但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后,一个致命缺陷逐渐显现:扩展性不足。这种低效成为了一个根本性的瓶颈,阻碍了实时游戏、去中心化金融、物理基础设施网络、人工智能推理以及自主机器协调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问题的核心在于区块链缺乏内置时钟。 在去中心化系统中,每个节点都需要按顺序确认交易,并确保全网一致才能完成操作。这一过程不仅缓慢,还使得区块链难以适应高速应用场景。Yakovenko的突破性创新在于引入了历史证明(Proof of History, PoH),这是一种通过时间戳为交易排序的加密方法,从而创建了可验证的事件序列。

与传统的节点逐一处理交易的方式不同,PoH允许同时处理多个交易。 这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吞吐量,并彻底消除了网络拥堵。为了实现这一愿景,Yakovenko组建了一支由顶尖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同样来自高通的Greg Fitzgerald和Raj Gokal。2018年,他们共同创立了Solana Labs,公司名称灵感来源于Yakovenko经常冲浪的加州海滨小镇。

在早期发展阶段,Solana Labs通过私募融资筹集了约2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风险资本家和早期加密货币爱好者。团队构建并测试了一个原型网络,证明了PoH的潜力,基准测试显示该网络每秒可处理超过50,000笔交易——比以太坊和比特币快几个数量级。

2020年3月,Solana正式推出主网测试版。尽管当时正值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市场动荡,但该网络凭借高速、低成本交易的承诺迅速吸引了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关注。以不到一美分的成本处理交易的能力,使其成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游戏平台以及众多实验性去中心化工具的理想选择——这些应用此前因以太坊的速度慢和高昂的Gas费用而受到限制。

2021年6月,Solana Labs获得了由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和Polychain Capital领投的3.14亿美元融资。这笔资金为生态系统注入了合法性,推动了快速扩张和持续创新。Solana很快成为了Serum(去中心化交易所)、Raydium(自动化做市商流动性提供商)和Mango Markets(保证金交易平台)等项目的首选平台。2021年底,Solana的价格飙升至260美元的历史高位,较18个月前的0.50美元增长了数百倍,巩固了其市值排名前五的加密货币地位。投资者信心高涨,Solana的崛起似乎势不可挡。

然而,在这场快速崛起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未被察觉的挑战,这些挑战很快将考验网络的弹性和稳定性。

下篇预告: 加密货币领域最大参与者之一的倒闭如何引发Web3生态系统的震荡?为什么许多人认为Solana无法继续生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