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it遭黑客攻击:一场行业联合的饱和式救援
撰文:佐爷
近日,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损失高达14亿美元。然而,这场危机却引发了一场行业内罕见的联合救援行动,多家交易所、机构和大户纷纷表态支持,试图稳住市场情绪。
从历史来看,Kraken是少数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交易所之一,尽管2019年曾有大户资产被盗,但主站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而此次Bybit事件的核心问题则指向Safe公司的多签合约设计漏洞,导致黑客突破冷钱包防护,成功窃取资产。即便冷钱包+多签被认为是业内最高安全标准,但仍未能幸免。
行业团结一致,Bybit迎来“饱和式救援”
回顾门头沟和FTX事件,它们对行业的深远影响或许间接拯救了Bybit。门头沟被盗后,整个加密行业进入了第一次寒冬;而FTX则是因内部欺诈导致用户资产流失,最终被CZ在推特上的几条推文彻底击垮。
相比之下,此次Bybit事件中,CZ虽然建议第一时间禁止用户提币,但并未采取实质性帮助。而其他交易所如Bitget则迅速行动,支援了4万枚ETH,展现了同行间的友谊。据传Bitget与Bybit可能存在共同股东,但这并不妨碍这一行为值得称道。

图片说明:Bitget支持Bybit,图片来源:@GracyBitget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监管机构如SEC此次表现异常沉默,这或许得益于特朗普政府对加密友好的政策。同时,各大交易所通过PoR(资产储备证明)机制展示了其用户资产分割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Ben Zhou的危机公关:老板亲自上阵
在这场危机中,Bybit创始人Ben Zhou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不仅以KOL身份活跃于社交媒体,还凭借个人影响力为公司争取了更多支持。他的推特账号Kaito迅速攀升至Coinbase联创Armstrong之上,成为加密社区热议话题。

图片说明:Top Gainer,图片来源:Kaito
此外,Bybit能够渡过难关还得益于两点:一是黑客未动用冷钱包中的42亿USDT,因为Tether具备冻结功能;二是FTX事件后,各大交易所加强了资产透明度建设。
然而,危机尚未完全解除。面对巨额财务损失,Bybit需要重新建立健康的收入模型,并努力恢复机构客户的信任。未来几年,如何平衡安全性与效率将成为其核心挑战。
DEX能否借机崛起?
理论上,CEX出现危机时,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会迎来新的流量增长。然而现实情况复杂,非托管钱包虽能提供更高安全性,但用户体验往往不及托管型钱包流畅。

图片说明:DEX to DEX比例,图片来源:The Block
例如,OKX Web3钱包采用非托管模式,私钥由用户完全掌控,但大多数交易工具仍倾向于托管方案以提高效率。即便是主打安全性的Curve也曾因编程语言漏洞被迫迁移资产,重新编写合约。
总体而言,无论是CEX还是DEX,都无法做到绝对安全。交易所可以防范99次攻击,但黑客只需成功一次即可造成巨大破坏。
结语
Bybit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加密世界如同黑暗森林,每个参与者都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规则下生存。尽管此次事件吸引了广泛关注,但每天默默承受黑客攻击的散户却无人问津。正是这种共鸣,让市场对Bybit抱以同情。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