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会大换岗:7次人事调整与3个新组织成立

瑾年说币2025-03-03

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在本轮市场周期中,以太坊正面临多重挑战:Meme 币的热潮吸走了大量资金和关注度,Layer 2 的崛起似乎对主网价值形成了反噬,而以太坊基金会也因“无所作为”备受批评。市场对以太坊的质疑声日益高涨,曾被誉为“公链之王”的以太坊,如今被社区戏称为“衰落的旧秩序”,Vitalik Buterin 也从“神坛”跌落。

面对市场的冷眼、生态内耗以及币价疲软,以太坊终于坐不住了……

一场旨在挽救以太坊未来发展的“自救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而以太坊基金会的人事调整和新部门设立,无疑是这场变革的第一枪。

重生之以太坊基金会

改革的信号早在 1 月 13 日便已释放。从启用官方 X 账号到新部门的设立、新人才的引入,以太坊基金会的架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以下是近期以太坊基金会的主要动作:

重生之以太坊基金会:7次人事调整,3个新建组织

新组织、新架构、新使命

在组织架构方面,以太坊基金会近期成立了三个重要组织,分别专注于技术、治理和机构连接等不同维度。

  • Etherealize:连接华尔街与以太坊

Etherealize 是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机构级营销和产品部门,其核心使命是推动 ETH 在传统金融市场的采用。

该部门的目标是双向驱动机构采用:一方面向机构推广以太坊作为价值存储资产和底层技术平台;另一方面构建金融产品,将机构资金和用户引入以太坊生态,从而加强主网的经济循环。

Etherealize 的成立表明以太坊正在积极寻求机构采用,并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金融生态系统。

  • EF Silviculture Society:捍卫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观

EF Silviculture Society 是由 15 位非基金会成员组成的非正式顾问团体,其主要职能是确保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符合开源、隐私、安全、抗审查等核心价值观。EF 成员可以通过专用渠道向他们寻求建议。

EF Silviculture Society 的成立体现了以太坊进一步强化社区治理结构的决心,同时让更多资深开发者和行业专家参与讨论。

  • Ethereum Foundation Research:技术创新的支柱

以太坊基金会的研究部门将由五个团队组成,分别是:应用研究小组(ARG)、共识研发、密码学、协议安全和 RIG。这五个团队覆盖了以太坊发展的核心环节,为技术演进和生态优化提供基础保障。

7 次人事调整,核心团队重塑

除了新组织的成立,以太坊基金会还进行了大规模的领导层调整。Vitalik 表示,此次调整的目的是提高基金会领导层的技术专业性、加强与生态系统各方的双向沟通、促进新鲜血液的加入,并加大对应用层开发者的支持。

职位调整详情如下:

重生之以太坊基金会:7次人事调整,3个新建组织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以太坊基金会原执行董事 Aya Miyaguchi 晋升为主席,Hsiao-Wei Wang 和 Tomasz Stańczak 接任联合执行董事一职。

Hsiao-Wei Wang 长期深耕以太坊协议层与核心技术,深度参与了信标链、分片技术和 Casper 共识机制的开发,对以太坊的底层架构和去中心化治理有着深刻理解。

Tomasz Stańczak 则是一位兼具创业经验、执行力和全球化视野的多面手。他曾创建了 Nethermind 这一以太坊最重要的客户端之一,并在 StarkNet、Forta 等多个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

两位新任执行董事各具优势,形成互补性的领导组合,能够推动技术研究的同时,在生态建设、市场拓展和社区治理等方面带来更高效的管理和决策。

市场的声音:变革中的希望与隐忧

对于以太坊基金会近期的动作,各界反应褒贬不一。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Tim Beiko 表示:以太坊近期的组织结构调整将成为历史转折点。 新的组织结构将在保持以太坊原始价值观的同时确保其与时俱进。

然而,KOL @TrustlessState 对联合执行董事模式仍持怀疑态度,认为以太坊需要强有力的执行领导力。他指出,选择联合执行董事意味着基金会仍在保持扁平化结构。

加密 KOL @0x Ning 0x 则以调侃的方式总结了此次人事变动:“高中女老师退居二线做主席,技术研究员和工程师做联合执政官,营销专家领导以太坊拥抱商业。以太坊的白左恐怖统治时代结束,定位从不知所谓的‘无限森林花园’转变为加密朋克思想家共同体。回归初心,不忘使命。”

市场对以太坊的变革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看到了以太坊在技术、治理和生态扩展方面的潜力,认为这是迈向新阶段的重要一步;而质疑者则对联合执行董事模式的效率和执行力提出了担忧。

仅靠架构调整并不足以重塑市场信心,真正的考验在于,以太坊能否在未来的技术创新、生态发展和市场策略上展现出足够的执行力和适应能力。无论如何,以太坊的这场变革已经拉开序幕……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