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博弈:美国经济衰退疑云笼罩市场

天之林2025-03-13

来源:妙投 APP

美股暴跌或成特朗普逼迫美联储尽快降息的又一手段。

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3月10日,美国股市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跌行情。纳斯达克指数单日重挫4%,创下2022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2.7%,为2024年12月18日以来最差单日表现;道琼斯指数则收跌2.08%。

科技股领跌,曾经的市场宠儿——英伟达下跌5.1%,今年迄今跌幅接近20%(截至3月11日收盘);特斯拉当日更是暴跌逾15%,创下4年多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300亿美元。

这一切的导火索,似乎源自特朗普周末期间的一番言论——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拒绝预测美国是否会面临经济衰退,转而表示经济正处于一个"过渡期"或"阵痛期"。特朗普的言论被市场解读为美国经济可能即将面临严重困难,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在这场暴跌背后,似乎隐藏着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更深层次的博弈。越来越多的市场分析人士开始怀疑,美股暴跌并非偶然,实际上是特朗普政府的“苦肉计”——通过制造经济恐慌,迫使美联储尽快降息。

#01 特朗普“衰退”策略

为何特朗普如此急切地希望美联储降息?

一是美国当前的债务状况确实达到了警戒水平。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据前雷曼兄弟交易员、Bear Traps Report创始人拉里·麦克唐纳分析,如果按照当前4.5%的利率水平,到2026年美国的债务利息支出可能将飙升至1.2万亿至1.3万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财政赤字不堪重负。

特朗普政府为削减利息支出,不惜裁员、冻结基建项目,甚至计划"债务置换"(借新还旧)。麦克唐纳估算,如果美联储降息100个基点,美国可以节约4000亿美元利息支出,这也能为政府发债腾挪空间。

二是特朗普希望通过低利率环境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解决工业空心化问题。特朗普在2024年11月凭借"制造业复兴"、"关税保护美国"等口号赢得大选,但实际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理想。

前雷曼兄弟交易员 Larry McDonald 在近期的播客中表示,特朗普正在刻意制造一场经济衰退,目的就是逼迫美联储降息,以此减少美国政府的利息支出。

特朗普政府这一策略也被视为一场经济“豪赌”,它依赖短期的经济痛苦来打破货币政策僵局,从而为长期健康增长铺平道路

#02 鲍威尔“不慌”立场

尽管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鲍威尔却“临危不乱”,这背后原因不难理解——美联储必须保持独立性,其决策主要依赖经济数据和通胀预期(目标是2%),而非政治压力。

当前,美国的通胀水平仍高于目标,而且存在进一步升温的预期

美国通胀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在经历了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的持续下行后,2025年初出现了反弹迹象。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高于预期的2.9%,这是连续第四个月反弹,时隔7个月重返"3时代"。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门最近发布报告称,预计2025年美国通胀率将上升至2.5%,高于去年12月2.3%的预测。更悲观的是,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美国未来12个月通胀预期升至4.3%(近30年最高),长期预期达3.5%。

如果美国通胀持续升温,美联储降息窗口就会被彻底焊死。美联储认为,如果在此时过早转向宽松政策,它可能重蹈1970年代“滞胀”覆辙

#03 看谁先“眨眼”

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他们之间的核心分歧主要围绕货币政策和美联储的独立性。特朗普认为总统应该对货币政策和利率设定拥有发言权,而鲍威尔则坚持美联储的独立性,认为不受白宫直接干预的央行对美国经济大有裨益。

正如专业资本管理投资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庞普利亚诺所说,如果股市继续暴跌,将归结为特朗普和鲍威尔之间"谁先眨眼"的较量

无论如何,这场美股暴跌已经向投资者发出了明确的警示信号。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和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之间,市场将经历一段动荡期。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做好风险管理,适应这场"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博弈带来的市场波动。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