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因AI服务器需求激增收入增长24%,积极应对全球制造新格局
知名电子制造巨头富士康(Foxconn)近日公布,其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24.2%。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的爆炸性攀升,而这与其作为NVIDIA关键供应商的地位密切相关。
这家台湾电子巨头实现了自2022年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总销售额达到新台币1.64万亿元(约合498亿美元),与分析师预期一致。强劲的业绩反映了全球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尤其是来自Alphabet(Google母公司)、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推动。
富士康不仅为NVIDIA生产AI服务器,还负责为苹果组装iPhone。随着AI服务和硬件需求的飙升,企业对高性能服务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富士康正好处于这一供应链的核心位置。
富士康加速AI服务器布局,抢占飞涨市场需求
富士康来自云和网络领域的收入(包括AI服务器)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些服务器广泛应用于运行AI模型和工具的数据中心。
据预测,到2025年底,富士康的AI服务器收入将超过新台币1万亿元(约合302.9亿美元),占其所有互联网服务器收入的一半。这一繁荣得益于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投资的增加,NVIDIA芯片需求旺盛,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公司纷纷加大AI能力布局。
为满足这一需求,富士康正在扩大中国和越南工厂的AI服务器组件生产,并与苹果合作推进美国AI-ready服务器基础架构建设,例如在休斯顿的新项目。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公司计划在美国多个州提升生产能力,以拉近与美国客户的距离,同时对冲全球政治和贸易风险。
然而,潜在的关税问题引发担忧。本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54%的关税,并对越南商品征收46%的关税。这对富士康的许多业务构成直接威胁,因为其大量产品在中国和越南生产,包括苹果设备的重要组件。
尽管苹果近期正向越南和印度转移部分产能,但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不足以缓解冲击。与此同时,AI行业也出现了压力信号。尽管微软承诺在2026年中期投入8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但在英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美国部分地区,已有多个服务器项目被暂停或延迟,增加了价格竞争的复杂性。
此外,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的更便宜AI模型引发了关于超低成本AI数据中心可行性的讨论。
关税冲击波重塑全球技术制造策略
CreditSights分析师指出,新的关税政策可能对全球科技行业造成高达1000亿美元的打击,影响范围涵盖服务器、PC和智能手机等硬件制造商。
彭博情报分析显示,台湾、越南和印度此前受益于“中国+1”策略,但美国的新关税可能改变游戏规则。像富士康和广达这样的电子制造商可能面临利润压力,而更多在美国本土拥有产能的公司(如Jabil和Flex)则有望从中受益。
目前,许多亚洲制造商正在考虑在墨西哥或美国本土建立更多生产基地,以保持竞争力。
加密大都会学院:即将推出 - 一种新的方式,在2025年通过DEFI赚取被动收入。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