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在香港发表演讲:以太坊L1迈向“世界计算机”核心的关键路径
整理:KarenZ,Foresight News
4月9日,在「2025香港Web3嘉年华」ETHAsia 2025活动上,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表了题为「以太坊L1未来」的主旨演讲。演讲深入探讨了以太坊L1的可扩展性改进、未来规划与技术升级,以及L1与L2的协同发展和账户抽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等关键议题。
Vitalik首先分析了以太坊的现状。目前,L1的吞吐量为每秒15笔交易(15 TPS)。Gas上限最近提高到了3600万,在过去10年里增加了约6倍。与此同时,L2的吞吐量已达到约250 TPS,在可扩展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即将到来的Pectra升级将把Blob容量从3个增加至6个。当前,3个Blob约为375 kb,每12秒产生375 kb数据,即每秒约20 kb,对应TPS约为250;若Blob容量增至6个,TPS有望提升至500。不过,Blob容量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将实现的Fusaka升级。在理想情况下,Fusaka升级可将Blob容量提升至48;若最终完整实现DAS,Blob容量可达512,届时以太坊L2的TPS甚至可能提升至数万次。
此外,EIP-7702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这基本上是账户抽象的第一步,它将使账户具备更高的智能性与安全性。
尽管L2发展迅速,但为了实现抗审查及跨L2资产转移,提升L1的扩展性依然至关重要。即便未来用户普遍采用L2,L1仍需承担诸多关键功能。尤其是当L2出现故障时,L1需要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或支持用户进行大规模退出操作。
这意味着,应用于L2的扩展技术未来同样可用于L1的扩展;L2利用了生产和验证之间的不对称性,L1本身也能够借鉴这一思路;而L2则继续专注于超大规模交易处理、排序优化、MEV保护以及不同虚拟机(VM)设计的试验应用。
Vitalik表示,从短期规划来看,预计在2026年,一系列提案将陆续落地实施。通过这些提案,以太坊有望大幅提高Gas限制,并且在确保节点去中心化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安全地达成这一目标。针对2026年的规划,目前已提出的提案包括:
-
区块级别访问列表(允许并行化I/O);
-
延迟执行;
-
多维calldata Gas;
-
重新定价;
-
EIP-4444(历史数据过期):不再要求每个以太坊节点都存储以太坊历史记录,而是使用点对点网络,并且可以以更分布的方式存储历史数据;
-
FOCIL。
Vitalik还概括了账户抽象可以带来的诸多优势,包括:
-
强化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
抗量子攻击;
-
Paymaster:可以让其他人帮你支付Gas费或者用ETH之外的代币支付Gas费;
-
支持智能合约钱包原生使用;
-
L1主导,L1跟进。
此外,通过社交恢复(Social Recovery)和Guardians等技术,以太坊还将提供更为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与资产控制方案。
在其他方面,以太坊同样在L1隐私功能强化、EVM升级、协议清理/简化、共识层量子抗性提升、协议安全属性与简化性优化,以及Slot时间缩减等领域积极探索。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改进L1、改进L2,思考以太坊的多元发展方式,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方式,改进应用层,以真正推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太坊正在努力为迎接主流大规模应用做好充分准备,最终目标是将以太坊L1打造为“世界计算机”的核心,以高安全性和效率支持多样化应用。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