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AI Agent热潮将基于MCP+A2A等Web2实用协议标准
作者:Haotian
为何可以断言,下一波AI Agent的热潮必然建立在MCP、A2A等Web2 AI标准框架协议之上?其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
1)Web3 AI Agent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过度概念化,叙事优先于实用性。当人们大谈去中心化平台的未来以及用户数据主权的宏伟愿景时,实际产品的用户体验却往往令人失望。尤其是在经历了一轮概念泡沫后,如今已经很少有散户愿意为宏大却无法兑现的预期买单。
2)相比之下,Web2 AI领域的MCP、A2A等协议标准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并在AI圈形成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它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主义特性。MCP就像是AI世界的USB-C接口,能够让AI模型无缝连接到各种数据源和工具。目前,已有多项成功应用案例涌现:
例如,有用户可以直接用Claude控制Blender制作3D模型;一些UI/UX设计师通过自然语言生成完整的Figma设计文件;还有程序员利用Cursor一站式完成代码编写、补充以及Git提交等操作。
3)此前,业界普遍期待Web3 AI Agent能够在DeFai(去中心化金融AI)和GameFai(游戏AI)两大垂直场景中实现创新落地。然而,现实是许多类似的应用仍停留在自然语言处理界面的“炫技”层面,远未达到实用性的门槛。
而通过结合MCP与A2A协议,可以构建更为强大的多Agent协作系统,将复杂任务分解给专门的Agent进行处理。例如,让分析Agent读取链上数据并分析市场走势,同时串联其他预测Agent和风控Agent,从而将过去单一Agent一体化执行的模式转变为多Agent分工协作的新范式。
所有基于MCP的成功应用案例,都为新一代Web3交易和游戏Agent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模板。
除此之外,基于MCP与A2A混合框架标准的解决方案还具备对Web2用户的友好性以及快速落地的优势。当前,只需要思考如何将Web3的价值捕获与激励机制,以及DeFai、GameFai等应用场景结合起来即可。如果某些项目仍然一味坚守Web3的纯概念主义,拒绝拥抱Web2的实用主义,恐怕会错失下一轮AI Agent发展的新趋势。
总结来说,下一波AI Agent的新势头正在酝酿,但这股潮流将不再是过去单纯依靠叙事炒概念的姿态,而是必须以实用主义和应用落地作为核心支撑。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