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比特币面临的挑战:维基解密、谷歌与BTC的交汇
来源:Blockworks;编译:陶朱,金色财经
回顾12年前本周公布的朱利安·阿桑奇和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之间长达五小时的秘密会谈记录,依然令人感到震撼。
施密特与时任内部智库Google Ideas(现为Jigsaw)负责人贾里德·科恩(Jared Cohen)合作撰写了一本名为《新数字时代》的书,探讨美国全球实力与社交媒体的交汇点。这次会议以研究该书为名举行,而施密特和科恩在同一时间还拜访了其他科技领袖。阿桑奇在他的著作《当谷歌遇见维基解密》中详细描述了这次会面。
2011年中期,尽管阿桑奇因反对引渡到瑞典而被软禁在英国农村,维基解密依然保持活跃。阿桑奇写道:“施密特深入挖掘,直接向我询问维基解密的组织和技术基础。”在一次引人注目的银行封锁切断了维基解密与美国银行、万事达卡、维萨卡、西联汇款和PayPal的联系后,维基解密刚刚开始接受比特币捐赠。
当时,阿桑奇对这次访问并未多加思考,并认为施密特“是一位无政治野心的硅谷工程师,是西海岸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文化的遗物”。但在深入了解谷歌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融合后,他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当维基解密深度参与发布美国国务院内部档案时,美国国务院实际上已经潜入维基解密指挥中心,并向我索要免费午餐。”
午餐期间,比特币被提到了几次。第一个提到时略显尴尬:当阿桑奇问起时,曾担任Sun Microsystems软件工程总监的施密特表示他没有听说过比特币(科恩则表示他“昨天才读到这篇文章”)。
对于施密特和阿桑奇来说,关于比特币最深刻的印象似乎是它只是这项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许可以对全球DNS制度进行彻底改革,使其运作方式与比特币类似,从而使互联网摆脱集中控制、审查和操纵。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DNS提供商容易受到国家的审查。阿桑奇告诉施密特,中国政府正在积极从该国互联网上过滤维基解密的内容。
因此,建立在全球分布式账本上的互联网路由系统可以允许将维基解密发布的内容分配给始终可在区块链上访问的加密哈希值,就像比特币一样。
这种系统在起义期间尤其有效,因为政府通常会通过切断互联网访问来压制公民的抵抗。如果一个真正的点对点通信网络足够去中心化,它就会成为信息自由的技术,就像比特币是货币自由的技术一样。
阿桑奇当时正在描述Namecoin,这是比特币的早期分支,基于中本聪最初提出的BitDNS概念。
“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便我们大致了解它……这样我们可能会对此有更多的疑问,”施密特告诉阿桑奇,然后想知道是否有可能破解该系统的加密,彻底破坏它。
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详细阐述了谷歌与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联系
施密特对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和货币的稀缺性表现出了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阿桑奇对难度设置的清晰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稀缺性会增加,这对人们加入比特币系统的激励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现在就应该加入比特币系统。越早越好。你应该成为早期采用者,”阿桑奇说。“因为有一天你的比特币会值很多钱。”
当然,阿桑奇是对的。自与谷歌首席执行官秘密会面以来,比特币上涨了5,000倍(百分之五十万)。
一年后,阿桑奇抵达伦敦,向厄瓜多尔大使馆寻求庇护,在那里他被拘留了七年,以避免因强奸指控而被引渡到瑞典。随后,他在伦敦监狱服刑五年,其团队一直反对被引渡到美国。去年6月,作为与联邦政府达成认罪协议的一部分,阿桑奇获释。
与此同时,互联网如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严格审查,很多情况下甚至受到谷歌自身的控制,而比特币依然是自由的。我们只能希望阿桑奇服刑的那段日子最终仍能有所意义。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